今天,經久專業防水堵漏公司來和大家聊聊地下室防水施工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表面滲水
現象: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大面積或局部面積滲水,有的呈明顯的快滲或慢滲,有的呈微滲,無集中滲水點結構大面積呈潮濕狀;而結構施工時,加固模板用的螺栓位置明顯有潮濕或滲漏。
原因分析:
1.在混凝土中有密集的鋼筋或有大量預埋構件處,混凝土振搗不密實,出現孔洞。
2.施工操作不認真,在混凝土中摻入了泥塊、木塊等較大的雜物。
處理方法:
1.對混凝土表面有明顯滲漏水的,先檢查出漏水部位,再將滲漏范圍盡量縮小至線或點,用適宜的方法堵塞;表面微滲潮濕混凝土,可在其上抹膨脹水泥砂漿、氯化鐵防水砂漿或采用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堵漏防潮。
2.螺栓孔位置潮濕或滲漏的,清理栓孔后,用膨脹性砂漿填實堵塞。
二、結構抗滲混凝土蜂窩、麻面、孔洞滲水
現象: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漿粗糙、有許多小凹坑,未露筋;局部疏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間形成蜂窩;混凝土內部有空腔。
原因分析:
1.混凝土澆筑時漏震,或一次下料過多,振搗器的作用范圍達不到,而使混凝土出現蜂窩、空洞。
2.混凝土澆灌時下料過高,產生離析,石子成堆,中間無水泥砂漿,出現成片的蜂窩,有的甚至貫通墻壁。
處理方法:
1.查明漏水部位進行堵漏修補。堵漏修補可依次進行或同時穿插進行。用促凝灰漿、氰凝灰漿、集水井等堵漏法。蜂窩、麻面不嚴重的用水泥砂漿抹面法;蜂窩、孔洞面積不大但較深的,用水泥砂漿捻實法;蜂窩、孔洞嚴重的采用水泥壓漿和混凝土澆筑法。
三、裂縫漏水
現象:干縮裂縫呈微細的、不規則的交錯裂縫;溫度裂縫表面寬、向內部逐漸變窄、有的形狀相反或中間寬兩端窄的不規則,且貫穿于混凝土結構,在裂縫處滲水;而施工縫處混凝土松散、骨料集中、接槎明顯。
原因分析:
1.施工時混凝土拌合不均勻或水泥品種混用,因其收縮不一產生裂縫。
2.采用的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3.設計考慮不周,建筑物發生不均勻沉降,是混凝土墻、板斷裂,出現裂痕。
4.混凝土結構缺乏足夠的剛度,在土地側壓力及水壓力作用下發生形變,出現裂縫。
處理方法:
1.干縮裂縫只需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規定施工,加強管理和養護,及時進行覆蓋就可減少;溫度裂縫和施工縫中未滲漏的,沿縫長鑿成八字形凹槽(槽的尺寸一般為:寬2~5mm,深1~3mm),松散石子剔除,水泥素漿打底,用1:2.5水泥砂漿找平壓實處理;滲漏的裂縫根據滲漏、水壓大小,采用促凝膠漿或氰凝灌漿堵漏。
四、預埋件部位滲漏水
現象:沿預埋件周邊,或預埋件附件出現滲漏水。
原因分析:
1.施工過程中,由于混凝土骨料過大或振搗不到位使預埋件周邊不嚴實,出現孔洞,從而漏水。
2.預埋部件沒埋好,裸露在外,從而使其與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
3.構件與混凝土之間的縫沒有填實,或防水材料沒鋪好。
4.設計考慮不周,建筑物發生不均勻沉降,出現裂縫。
處理方法:
1.將周邊剔成環形裂縫,后用促凝膠漿或氰凝灌漿堵漏法處理;
2.嚴重的需將預埋件拆除,制成預制塊,表面做好防水層,在結構上剔鑿出凹槽供埋設預制塊用,埋設前在凹槽內先嵌入快凝砂漿,再迅速埋入預制塊,待快凝砂漿具有一定強度后,周邊用膠漿堵塞,并用素漿嵌實,然后分層抹防水層補平。
五、管道穿墻或穿地部位滲漏水
現象:一般常溫管道周邊陰濕或有不同程度的滲漏;熱力管道周邊防水層隆起或穌漿,在此滲漏。
原因分析:
1.地下室墻壁上穿墻管道的位置,在土建施工時沒有留出,安裝管道時才在地下室墻上鑿孔大洞,破壞了墻體的整體防水性能,埋設管道后填縫的細石混凝土、水泥砂漿等填封不密實,成為滲水的主要通道。
2.進行地下室混凝土墻體施工時,預先埋入的套管直徑較大時,管底部的墻體混凝土真到操作較為困難,不易振搗密實,容易出現蜂窩、孔洞,成為滲水的通道。
3.穿墻管道的安裝位置,未設置止水法蘭盤。
4.將止水法蘭盤直接焊在穿墻管道上,混凝土墻體與穿墻管道固結于一體,一旦發生不均勻沉降,容易在此處損壞而出現滲漏。
處理方法:
1.熱水管道穿透內墻部位出現滲漏水時可剔大穿管孔眼,采用預制半圓混凝土套管埋設法處理。即熱力管道帶填料可埋在半圓混凝土套管內,兩個半圓混凝土套管包住熱力管道,半圓混凝土套管外表是粗造的,在半圓混凝土套管與原混凝土之間再用促凝膠漿或氰凝灌漿堵塞處理。
2.熱力管穿外墻出現滲漏水時,需將地下水位降低至管道標高以下,用設置橡膠止水套的方法處理。
總之,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問題要解決好,首先在設計和施工階段引起足夠重視,結構混凝土抗滲和強度等級選擇設計合理,計算準確;防水材料和施工方法選用恰當,并付諸實施;對于已經出現的滲漏問題,先查明原因,再根據調查結果,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處理方案。